查看原文
其他

刘婉荟:感谢光华让我“见过最好的人和事” | 光华学子的故事

本科项目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019-06-20


高考标志着人生一个阶段的结束,也拉开了人生另一阶段的大幕。大幕后的日子,会是怎样的丰富多彩?今天,本微摘编了几位光华学子的故事,纪念那些高考后的人生足迹。


2006年,刘婉荟以哈尔滨市文科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光华管理学院会计系。之后,她并没有成为一个典型的商学院毕业生。《你好,旧时光》、《暗恋·橘生淮南》、《最好的我们》、《时间的女儿》……她细腻温婉的文字,塑造了余淮、耿耿、洛枳、李燃等打动人心的人物,陪伴了很多人的青春时光,也让很多人在她的文字里追忆起十七八岁的美好年华。


她与光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一部部广受欢迎的作品是怎样酝酿出炉的?写作之外她有着怎样的理想追求……刘婉荟与我们分享了她的人生道路和感悟。

 

你好,旧时光


1. 作为哈尔滨市文科状元,当年可能也面临众多的选择,是什么原因使你选择了北大和光华?


我觉得学文科的人向往北大是一件不需要解释的事情,这里可是北大啊。


不过十八岁的时候选择报考光华的理由,我现在倒是可以诚实面对:光华录取分数最高,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学术深造的前景都非常理想,某种意义上担得起世人眼光中“最好”两个字,在我还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本能地想朝着最明亮的地方跑。


后来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了,理想和兴趣成为我最大的驱动力和生活乐趣,不再被虚荣心所绑架。我没有成为一个典型的优秀的商学院毕业生,但光华的四年是指南针一般的存在,不管未来我想要去哪里,都会先冷静地看一看方向,寻找路径。


2. 回顾在光华读书的日子,有哪些让你难忘的情景或人和事?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光华把金子都堆在了一起,我只记得每天被晃得眼前发白,亮中取亮真的很难。挫败感是我认为在光华得到的最应感谢的东西。顺风顺水长大的小孩更需要认识到,人生而平权而非平等,我们肯定会有不如他人的地方。在这个强手如林的环境中,经过一些从前没有过的考验和失落感,更能锻炼出把大事看小的魄力和勇气。在光华的环境中,挫败确实不好消受,但不服输的人会“不认同自己比别人差,进而寻找另外一个跑道”,侧面激发出不一样的天赋和未来。


但同时,光华赋予我一种骄傲感——人生有起有伏,即使处于人生的低谷,心里始终保持着向上走的一股张力。在这个向上的环境中共同前进的同学们,也成为我日后的宝贵财富。感谢光华让我“见过最好的人和事”。如果时光回到从前,我依然会选择光华。


3. 是什么原因促使经管学科出身的你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大三一整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交换生。光华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大三暑期实习对就业有多重要,但我大四才能回去,理直气壮地什么都做不了,反倒可以不务正业一下。快回国之前出版社通过网上连载的小说找到我,大四上学期一边找工作一边将小说完稿,寒假时候出了书,起名叫《你好,旧时光》。


毕业后照常上班,工作三年,出第三本书的时候实在没办法兼顾新书的宣传和工作了,衡量了一下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两方的收入,很自然地选择辞职,专心写书,又过了两年开了自己的公司,参与影视剧开发和出品。这个过程中没经历太多纠结反复,没有“壮士断腕”的痛苦,甚至没什么太大的风险。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一种幸运,我没什么好抱怨。


4. 你在《时间的女儿》里面写到了初入大学的自己,和成长了的自己,在大学四年里,在哪一方面体悟和成长最多呢?


正视你自己的混沌成一团的欲望,然后解构它,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怎么才能真正满足。有时候阻止你看清自我的最大障碍不是你的缺陷,而是你的天赋。同时,我相信过去发生的一切都注定把自己领到如今所处的位置。过去发生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逝去的时光造就了我们,让自己成为现在的自己。


时光酿梦,安放人生


1. 第一本著作《你好,旧时光》是怎样诞生的?


有个在中戏学导演的初中同学想找我写个五分钟的剧本,他要拍成学期作业。我写了一个只有三场戏的小剧本,主角叫余周周,是个很喜欢玩过家家的女孩,她的童年因为想象力而不孤独。我同学是个钢铁直男,他想要更硬派更有张力的故事,不想拍小女孩,我说那好吧没帮上你的忙。


但是小女孩余周周有了生命,我常常想起她。


感谢互联网,谁都可以取个笔名发表作品,作品直接面向大众,大不了就是没人看,又不会少块肉,于是我就开始写了。看得人越来越多,回国那个暑假我几乎没心思做别的,每天都在赶连载,即使大四前途未卜,因为写小说,我一点都没感觉到慌张,冥冥中有安定的感觉,情绪有了流向。


真的出版那一天的心情我记不清了,那段时间的底色是焦虑,每天都在刷邮箱、等面试电话、看师兄师姐的面经,没太多心思分给这个小惊喜。出版社送了五套样书,我躲着舍友把它们都锁进了书架上面的柜子里,只留了一套送给最好的朋友。


当时想,如果不小心被同学知道了,我就去跳湖。


2. 如何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


我很用力地生活,观察和感受身边人的故事。虽然这样说起来有点矫情,但是所有想象力都建立在生活环境基础之上。当自己的人生阅历不够解决书中人物所遇到的问题时,我会选择将小说搁置在一边,直到自己有能力给予他们一个结局。写作最早源于表达自我,但创作小说时应避免写成自传,努力克服写作的模式化问题。


3. 回顾自己的创作道路,感觉自己的创作有怎样的变化?


其实一开始在网上连载的作品带有很多网络气息,随意使用了许多那个时候的网络流行语,流行的下一步就是过时,我重看最早的版本时,常常会被自己羞得背过气。


幸运的是这些书卖得还不错,所以我有机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再版时进行修订,但再怎么修订我也只是在文字的使用方面努力做到更精准,并没有去用现在的自己的心态和观念去全盘覆盖过去的自己,即使有幼稚偏执的部分,那也是当时的我,我咬着牙都留下来了。人很难有机会将流动的自我固定于某个瞬间,这是写作给我的礼物。


以前的创作是表达欲拖拽着文字走,太想说了,于是不管好的坏的、精准的欠妥的,一股脑都拿来用。现在写作对我来说不只是宣泄情绪和诠释自我了,我变得审慎多了,在各个方面。


4. 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刘恒曾评价你“有种张爱玲的灵气”,你是怎样理解的?


刘恒老师是个非常宽和的好人,特别好的前辈。我的理解是他真的对后辈很宽容。


5. 写作对于你的意义是什么?你又希望通过写作带给别人什么?


因为写作,我安放了自己,也改变了别人的人生,鼓励他们去成为眼里有光芒的大人。这就是我一直写下去的意义。


6. 有没有考虑尝试写其他题材和形式的作品?对自己未来创作之路有怎样的期许?


有啊。让我先写出来再说大话吧。


对创作之路的期许就是我可以安安心心地写到人生路的尽头,无论作品是否受欢迎,我都依然这样安心地写。


最好的“我们”


1. 网上有人评价你是三观超正的姑娘,你自己怎么看?在你的故事里,有没有一个角色和自己很像?


首先三观正这个评价不敢当,不同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一定是不同的,是可被讨论也可被改变的,只能说我和这位网友比较相合吧。


我的小说中很少有情节和我自己或身边朋友的经历吻合,甚至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格外避忌与自己生活环境的相似性,怕被人指出确凿的原型,我觉得这是对笔下人物的不负责,也是对身边朋友的不尊重,更重要的是,是小说作者的懒惰。


但无可避免,塑造的人物总有某个侧面是我,因为我理解他们,他们本就是同理心结出的果实,写的过程就是要把自己一部分魂灵注入其中,比如失败了就躲着不愿见人的余淮,一边筹谋着让自己值得被爱一边又忍不住对这种行为自我嘲讽的洛枳,她们都是一部分的我吧。

2. 是不是从小就有爱读书的习惯?喜欢读哪些领域的书?


小时候就喜欢读书,什么都读,从母猪的产后护理到全市总工会会议纪要,实在没得可看的时候感冒药说明书都读。最喜欢读侦探小说和人物传记。


3. 生活中的你,除了写作还有哪些爱好?


他们说如果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是旅行、听歌和看电影,那就代表这个人其实啥爱好也没有。我不是什么爱好都没有的人。我是真心喜欢玩主机游戏。


4. 什么事情会让你特别兴奋?


以前是被夸奖。我小时候真的太欠夸了。现在慢慢自我修复好了,不太会为别人的评价而情绪波动了,完全没料到现在让我兴奋的事情是学习。可能是年纪渐长,深切体会到了生命有限,清醒而好用的头脑并不会伴随一生。


5. 对于学弟学妹们,你有哪些想说的话?


不说特别玄的人生道理了。多选不同领域的选修课,认真听讲,多去图书馆,多听讲座。吃喝玩乐这种事毕业后也能做,而且更尽兴,不用急着在大学四年疯到底。


后记:光华学子心中的“八月长安”


无名:八月长安的作品既算不上瑰丽奇幻,也算不上磅礴宏大,但书里有她永不褪色的青春岁月里生动鲜活的细节,有她对敏感骄傲的少年们最为隐秘的内心的剖析,还有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对于青春凝练深刻的解读。书中的一切,都鼓励着她的读者们去追求更美好的自己,勇敢而又柔韧地活着。


尹秋实: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误打误撞翻开《你好,旧时光》时无法言说的欣喜,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小时候喜欢做成为主角的梦啊。然后看着周周认真地生活,努力地补齐缺憾,跟往事和解,跟自己和解,最终成长为勇敢又柔软的大人,我慢慢懂得了成长的意义,开始相信改变的力量。后来又陆续看了其它的作品,看到书中一个个性格迥异但都鲜活可爱的人物不同的成长故事,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外面的世界远比自己了解的更加广阔,别人的生活也与自己的有很大不同,每个人的成长都有自己的定义。所以就不再甘心停留在原地,不管前方是公主还是恶龙,都想亲自去闯一闯、瞧一瞧。


包括高中时把奋斗目标定为北大,最初也是受到二熊书中那些细小片段的影响,想亲眼去看一看那棵会落柿子的柿子树,亲自排队尝一尝受欢迎的面包饼,亲自在暖和的图书馆或寒冷的一教自习一次。而这在当时并不是一个很容易的决定,甚至都不敢把它说出来,只能偷偷埋在心底,默默地努力,好在最终得以如愿以偿。


我相信大多数人应该都像我一样,觉得自己有那么一点蠢,有那么一点怂。我们不是自带光环开挂长大的林杨、盛淮南,不是天资聪颖勤勉努力的洛枳、余周周。甚至我们也不是甘于平淡的温淼,我们更像是渴望别人注意的郑文瑞,是挣扎着改变的辛美香,是二熊所说的世界上最不快乐的那种人,“没能力,却有上进心;没天赋,却有梦想;越努力,越难过”,在平淡无奇的所谓青春年华里,一次次披甲上阵,与恶龙搏斗的遍体鳞伤。


在别人熠熠生辉的青春年华里,公主都是王子的,有人羡慕有人嫉妒。但没关系,在我们千辛万苦的驯龙时光里,至少我们还有恶龙。


谢笑旸:作为男生,看青春小说似乎不是那么主流的人设。作为读者,有时也羞于承认自己就是因为羡慕完美的林杨,喜欢余周周,才趴在床上先看网络版又去买了典藏版看了一遍又一遍。在中关村言几又看到二熊姐笃定而快乐地签售着新书,突然又觉得当年学姐不也在裹挟向前的现实洪流中,选择相信自己的内心。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八月长安的作品于我,就是对纯粹永不抵达的追求,让我能在纷繁错杂的生活中看到心底不曾停止追求的美好。


陈芳漫:成为二熊的读者已经很久了,但第一次见到她还是成为她的学妹之后。


我所见到的二熊和她的文字所展现的一样,冷静又聪明,缜密又温柔,简单又成熟;但好像又不太一样,她其实很纯粹可爱,也带着那份特有的勇敢在向前奔跑。她总是那种做得很多,说得很少,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在只言片语的交谈中也能感受到她的真诚和力量。


她的作品、她的才华、她的能力我想已经无需多夸,因为她总是用成果来展示自己。而她本人,作为我们的偶像、学姐、朋友,总是一座人生的灯塔,不远不近地在前方闪烁着,照亮了我们的很多个夜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